聯軸器怎麼選?從聯軸器種類、聯軸器規格到實務應用,一次帶你徹底搞懂!
當你的設備出現震動異常、軸承磨損加劇、扭矩傳遞不穩定、甚至造成停機時,工程現場第一個懷疑的通常是馬達、泵浦或減速機。然而,在多年產線維修與傳動系統檢測中,我們發現真正造成問題的元件,往往不是體積最大的設備,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個──聯軸器(Coupling)。
聯軸器看似小巧,但它負責連接兩根軸、穩定傳遞扭矩、吸收偏移,一旦種類選錯、規格估算不準、安裝不良,就會讓震動持續放大、造成軸承過負荷、減速機受損、甚至導致整線停擺。許多工廠花了大量預算更換馬達或泵浦後,問題依舊存在,最後才發現根本原因在於聯軸器。
本文將以工程師與設備維護者的角度,用最清楚易懂的方式,從聯軸器種類、規格判讀、選型錯誤、產業應用等面向全面解析。同時導入 RINGFEDER(德國百年傳動大廠) 與台灣 星泰國際 33 年代理經驗,提供更符合現場需求的專業視角。
聯軸器是什麼?為何是工業設備裡最容易被忽略的元件?
聯軸器(Coupling)是一種用於連接兩根旋轉軸、穩定傳遞扭矩的機械元件。乍看之下,它的結構並不複雜,但它在整個傳動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極為重要。因為沒有任何一套機械系統能保證兩根軸完全對心,因此聯軸器除了傳遞動力,也要吸收:
平行偏移(Parallel)
角度偏移(Angular)
軸向伸縮(Axial)
如果沒有聯軸器的補償,軸承、齒輪、馬達與負載端都會承受過大的負荷,造成壽命下降甚至損壞。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工程師都一致認為:「聯軸器雖小,但影響極大」。
像 RINGFEDER 這樣的國際級品牌,就是以「高補償能力、高剛性、高耐久」的設計著稱,廣泛用於半導體、工具機、鋼鐵、能源等對穩定度要求極高的場域。
聯軸器為什麼重要?錯誤選型造成的四大風險
雖然聯軸器體積不大,但只要種類與規格選錯,就會影響整套系統的運轉品質。以下四大問題,是現場最常見的情況:
一、震動異常與軸承壓力上升
若聯軸器不能正確補償偏移,設備運轉時的微小對心誤差會不斷被放大,造成馬達與負載端的軸承承受異常力量,進而產生高震動、噪音與過熱。
二、扭矩傳遞不足導致效率降低
選到扭矩能力不足的聯軸器,會使扭矩傳遞不完全,甚至出現「打滑」現象。尤其是彈性體疲乏後,更容易發生瞬間失效,使設備無法達到應有的負載能力。
三、材質或設計不符環境造成疲乏或破裂
像橡膠、聚氨酯等材料若暴露在高溫、油氣、酸鹼環境中,壽命就會明顯下降。若未考慮環境因素,聯軸器可能在短時間內失去彈性或直接裂開。
四、設備長期高負荷運轉造成提前損壞
選錯聯軸器種類會造成扭矩不平衡、加速度負荷過高,導致減速機、泵浦或馬達的壽命大幅縮短。對長期連續運轉的產線來說,這是一個高成本且高風險的問題。
聯軸器規格怎麼看?工程人員必懂的三大核心
在挑選聯軸器時,通常會依照三大核心規格來判斷:扭矩、轉速與偏移量。若忽略其中任何一項,都可能造成後續設備損壞。
一、扭矩(Torque)──選錯會直接造成聯軸器打滑或破裂
扭矩是聯軸器最重要的參數。一般選型會採用:
額定扭矩 × 安全係數(1.5~3 倍)
若扭矩能力不足,會出現:
彈性體剪切
齒形破裂
打滑
馬達負載異常提高
像 RINGFEDER 的鋼片式與波紋管聯軸器,就因為扭矩剛性高、疲乏壽命長,而被大量使用於伺服馬達與高精密設備中。
二、轉速(RPM)──高速設備請避免低等級聯軸器
每種聯軸器都有其最大允許轉速。尤其在高速旋轉時,離心力會迅速增加,若聯軸器本身剛性不足、平衡性不佳,就會出現不穩定甚至破裂。
高速建議使用:
鋼片式聯軸器(Disc)
波紋管聯軸器(Bellows)
高剛性伺服用聯軸器
不建議使用:
梅花型(中速)
橡膠類(低速)
三、偏移補償量(Misalignment)──最容易被忽略卻最常出問題
偏移包含:
平行偏移
角度偏移
軸向伸縮
若設備本身對心誤差大,但卻用了補償量不足的聯軸器,就會造成高震動與軸承磨損。
撓性聯軸器、梅花型聯軸器、齒輪聯軸器在補償能力上差異很大,選錯會造成長期問題。
如何挑選適合的聯軸器?避免最常見的五大選型錯誤
在工業現場中,聯軸器是最容易被低估、也最常選錯的元件之一。許多設備原本具備良好的機械剛性與設計安全係數,但因聯軸器選型不當,產生震動、定位精度不足、軸承過度磨耗、甚至造成泵浦與馬達過載停機。以下五大錯誤,是工程師與維護人員在實務現場最容易遇到的,也最值得在選型時特別留意。
一、不了解剛性需求,錯把剛性聯軸器用在「有偏移」的設備上
許多設備在運轉時,軸中心並非完全固定,包含:熱膨脹、地基微移、機架變形、負載波動等,都會使兩根軸產生輕微偏移。如果選用像「法蘭聯軸器」或「剛性筒形聯軸器」這類補償能力幾乎為零的產品,偏移量便會完全傳遞至軸承與馬達,使震動快速放大。
長期下來會出現:
軸承異常磨耗
馬達溫度升高
聯軸器螺栓鬆動
振動越來越大
這類問題往往不是馬達或設備本身的缺陷,而是「剛性選過頭」。
若設備有偏移存在,應優先考慮具備適當補償能力的 撓性聯軸器、梅花型聯軸器、鋼片式聯軸器 等。
像 RINGFEDER 鋼片式聯軸器 就能在保持高剛性的同時,提供適度的偏移補償,大幅降低震動風險。
二、扭矩估算不足,使聯軸器在高負載環境下打滑或疲乏破裂
許多工程人員在選型時容易依「馬力」或「額定扭矩」來估算需求,但往往忽略了:
啟動瞬間扭矩(通常比額定扭矩高出 3–5 倍)
負載變化(例如泵浦啟動水頭壓力、壓縮機啟動負荷)
反覆啟停造成的疲勞
加減速時間造成的動態扭矩
一旦扭矩預估不足,就會出現:
彈性體剪切、破裂
傳動打滑
震動突然增加
馬達超載
許多泵浦及風機案例中,聯軸器早期損壞並不是產品本身不好,而是扭矩安全係數選太低。
RINGFEDER 的產品手冊中會提供完整的扭矩安全係數建議,因此工程人員不應只看額定扭矩,而應依負載特性選擇 1.5~3 倍以上的安全係數。
三、忽略環境條件,使彈性體或材料提前老化
材料劣化是現場最常見的隱形殺手。
若彈性體長期暴露在不適合的環境裡,其性能會迅速下降,如:
高溫(超過 70~90°C)
油氣環境(如液壓油、潤滑油)
腐蝕性氣體(酸、鹼、溶劑)
戶外陽光照射(UV 老化)
這些因素會讓橡膠、聚氨酯、尼龍等材質出現硬化、裂紋或疲乏,導致扭矩傳遞能力下降。
高溫、腐蝕環境應避免彈性體類型,改用:
鋼片式
波紋管式
齒輪聯軸器(需潤滑)
像 RINGFEDER 的金屬聯軸器系列 就特別適合高溫、高腐蝕或高精度場域。
四、將聯軸器當作「彌補對心不良」的工具
這是最常見也最危險的誤解之一。
聯軸器確實能吸收偏移,但不是用來彌補施工不良、固定不穩、底座下陷或機械架構變形。
若對心本來就非常差,換任何聯軸器都治標不治本。
嚴重不對心會造成:
異常震動
扭曲彈性體
齒輪磨損
螺絲鬆脫
馬達軸承提前損壞
因此,選型前應確認對心精度、設備底腳是否平整、聯軸器軸套是否平衡。
真正的作法是:
先調整對心 → 再選擇合適的補償量
聯軸器不是補救施工問題的工具,而是確保傳動穩定的重要元件。
五、忽略設備特性(啟停頻繁、背隙精度、速度變化),導致性能不穩定
不同設備對聯軸器的需求差異非常大:
● 伺服馬達
需要零背隙、高剛性、低慣量。
梅花型、撓性聯軸器常因彈性體延遲而降低定位精度。
應選用鋼片式或波紋管式。
● 泵浦設備
需要大扭矩承載、良好補償能力。
齒輪聯軸器或法蘭聯軸器較適合。
● 高速設備
需要高動平衡、低偏心、高剛性。
低速聯軸器會產生離心力偏移,造成震動。
● 啟停頻繁的機台
需耐疲勞、不易剪切。
應避免便宜的橡膠類產品。
這些差異看似細微,但若忽略,會讓聯軸器加速損壞、定位誤差放大、扭矩瞬間失效。
RINGFEDER 因產品線完整,能依不同設備特性提供最適合的聯軸器類別,避免工程人員必須用「一種聯軸器應付所有設備」的情況。
聯軸器種類有哪些?七大類完整解析
不同聯軸器種類在補償能力、剛性與扭矩承載上差異很大。
以下為最常見的七種聯軸器種類。
一、撓性(挫性)聯軸器
撓性聯軸器是工業設備最常見的聯軸器種類之一,主要特色是能吸收震動與偏移,並降低啟動與停止時產生的衝擊力。由於結構相對簡單,加上材料多為橡膠、聚氨酯或工程塑料,使其成本合理、維護容易。對於有輕微對心誤差、負載變化不大的設備,如輸送設備、包裝機、一般工業馬達,撓性聯軸器能提供穩定且柔順的傳動效果。它在運轉過程中可減少設備疲勞,使運動更平順,特別適合需要抑制振動或降低機械噪音的系統。
二、鋼片式聯軸器(Disc Coupling)
鋼片式聯軸器由數片薄金屬片(Disc Pack)組成,靠金屬片在受力時產生微小彈性變形,吸收少量的角度與平行偏移。因為採全金屬設計,它具備極高剛性與零背隙,特別適合同步控制、定位精度極高的設備,例如 CNC、加工中心、機械手臂與伺服驅動系統。鋼片式聯軸器在高速運轉時,也能保持優異平衡,不易因離心力造成變形。像 RINGFEDER 的鋼片式系列更經過多次疲勞測試,可承受長期反覆動作,不易斷裂或變形,因此非常適合長時間、高循環頻率的製程環境。
三、波紋管聯軸器(Bellows Coupling)
波紋管聯軸器採用不銹鋼或高強度金屬波紋管製成,其波紋結構使其具備高剛性與極低慣量,是高精密定位系統中最常見的聯軸器類型之一。金屬波紋管能提供極小但精確的彈性,使其能補償微小的不對心,同時維持完全無背隙的特性。在設備需要快速啟停、微小角度調整、甚至要在極小公差下控制定位的情況,波紋管聯軸器能提供極佳的反應速度。RINGFEDER 的波紋管聯軸器因其耐疲勞設計與製程精密度,在半導體設備、量測儀器、醫療裝置中廣受採用。
四、齒輪聯軸器(Gear Coupling)
齒輪聯軸器利用內齒與外齒咬合傳遞扭矩,下承極高載重能力,是重工業環境中最可靠的聯軸器類型之一。齒形設計能提供良好的平行與角度補償能力,對於大型泵浦、壓縮機、礦業機械,以及造紙或鋼鐵產線的重負載設備而言,齒輪聯軸器具備極高耐久度。由於其齒形結構會因負載而有輕微滑動,因此需要定期潤滑以避免磨耗。然而其承載能力之高,是其他聯軸器種類難以取代的。RINGFEDER 也提供高精度齒形加工技術,使齒輪聯軸器的耐用性與傳動效率更優於一般產品。
五、法蘭聯軸器(Flange Coupling)
法蘭聯軸器由兩個金屬法蘭以螺栓緊密結合,結構剛性高、傳動效率佳,是大型設備與重載應用的常見選擇。由於它幾乎不具備偏移補償能力,因此非常依賴設備本身的對心精度。常見於大型泵浦、鍋爐風機、壓縮設備、海事推進等需要高度穩定性的環境。當設備啟動時,高扭矩會瞬間傳遞至法蘭聯軸器,因此產品必須具備高抗疲勞與抗衝擊能力。雖然法蘭聯軸器的設計老派,但其堅固與可靠性使其至今仍被大量使用於高扭矩產業。
六、梅花型聯軸器(Jaw Coupling)
梅花型聯軸器由兩個爪形金屬輪與中間彈性體(Spider)組合而成,具有良好的吸震和中等補償能力。彈性體的材質多樣,硬度可依負載特性調整,因此能兼具柔性與傳動效率,是中小型設備中最實用的通用型聯軸器。梅花型聯軸器安裝簡單,維護容易,適合食品、包裝、自動化輸送、生產機台等設備。由於彈性體可輕易更換,使其維護成本極低,是許多工廠採用的原因。若設備需要更高剛性,仍可選擇使用特製材料的 Spider,使傳動在低背隙條件下仍保持穩定。
七、橡膠聯軸器(Rubber Coupling)
橡膠聯軸器利用橡膠本身的彈性來吸收振動與衝擊,其特點是運轉平順、噪音低、成本合理,是許多中低負載設備的常見綁定配件。橡膠材質對偏移與震動的吸收能力佳,因此常用於泵浦、風機、輕載輸送機等設備。然而橡膠也容易受到溫度、油污、化學環境的影響,在高溫或油氣環境中容易硬化或龜裂,因此需要選用適合的橡膠配方,或改採更耐環境的聯軸器類型。橡膠聯軸器最大的優點是維護簡單,只要定期檢查橡膠件即可避免異常。
聯軸器種類比較表
| 類型 | 補償能力 | 扭矩承載 | 背隙 | 速度等級 | 典型用途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撓性 | 中 | 中 | 中 | 中 | 一般工業、風扇 |
| 鋼片式 | 中高 | 高 | 零 | 高 | CNC、伺服 |
| 波紋管 | 中 | 高 | 零 | 高 | 半導體、量測 |
| 齒輪 | 高 | 很高 | 低 | 中 | 重工業 |
| 法蘭 | 低 | 很高 | 低 | 中 | 大型泵浦 |
| 橡膠 | 中 | 中 | 中 | 中 | 小機台 |
| 梅花型 | 中 | 中 | 低 | 中 | 自動化 |
聯軸器在不同行業的應用
半導體
需要高精度零背隙 → 鋼片式、波紋管
RINGFEDER 在此領域廣受採用。
工具機
伺服需求高 → 鋼片式
泵浦、風機
需補償量大、扭矩高 → 齒輪、法蘭
食品與包裝
成本與維護需求高 → 梅花型
自動化產線
需吸震、維護簡單 → 撓性、橡膠
FAQ:工程師最常問的聯軸器問題
摘要:回答選型過程中最常見的 5 大疑問。
Q1撓性與剛性聯軸器差在哪?
撓性能吸收偏移;剛性傳動效率高但需高對心。
Q2聯軸器多久更換?
依材料、負載與環境不同,彈性體類通常 1~3 年。
Q3鋼片式或波紋管哪個適合伺服?
兩者皆可,但波紋管更適合極高精度、低慣量應用。
Q4齒輪聯軸器為什麼適合重工業?
補償量大、扭矩極高、結構耐用。
Q5聯軸器能彌補嚴重不對心嗎?
不能。聯軸器補償有限,對心仍需基本調整。
結論:選對聯軸器,是提升設備效率與壽命的關鍵
聯軸器雖小,但卻影響整套設備的震動、傳動效率、保養週期與壽命。從本篇文章你能理解,選型須同時考慮:聯軸器種類、聯軸器規格、扭矩、偏移量、轉速、產線負載與環境條件。若你希望設備更穩定、更高效率,選擇可靠品牌與專業代理非常重要。RINGFEDER 做為全球傳動領域領導品牌,以高可靠度、高剛性與精密度著稱;星泰國際 深耕台灣 33 年,提供全系列 RINGFEDER 聯軸器與工程選型協助,能讓你的設備更安全、壽命更長。
立即聯繫星泰國際,讓 RINGFEDER 聯軸器強化你的產線穩定度。取得完整 RINGFEDER 聯軸器型錄
